创业企业0-1和1-10阶段的对比
创业企业的创始团队解决了企业生存所需要的关键资源后,往往需要找到合伙人将关键资源转化成产品力,再找到职业经理人将产品力变现。
因此一般创投将创业企业早期阶段分成三部分,种子轮、天使轮、A轮,种子轮指的是创始人找到联合创始人,天使轮是创始团队通过创新解决了关键资源,A轮是将关键资源转化成了产品力,并实现了最基础的销售(验证了市场需求的存在)。
创业企业早期阶段也常被笼统地称之为0-1阶段。过了0-1阶段之后是1-10阶段,在1-10阶段,基于有真实需求的产品,以及产品相伴随的产品力,来设计商业模式,实现产品创收的可复制性,并最终实现可持续经营(创利)。
商业模式依然围绕相对比较优势(关键资源)做文章,并建立业务流程。若相对比较优势已经很牛了,那么一般采取补短板的策略,弥补相对竞争对手的不足,若相对比较优势不明显,一般采取强化长板的策略,与竞争对手进行错位经营。
业务流程包括研发、营销、管理等服务单元,也包括供产销等利润单元,职业经理人往往伴随流程和制度的完善而出现需求。因此,可以简单理解创业企业在1-10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战略管理和战略执行来让企业竞争力不断得以延续。
综上,若创业企业的相对比较优势不明显,则需要先找到联合创始人,强化相对比较优势、形成关键资源;而若有了相对比较优势之后,若产品力不清晰明显,则需要找到合伙人,通过战略定位来找到关键资源对应的产品力,并在市场中通过试销来验证。而只有形成了明显的产品力,创业企业要实现可持续经营,才需要职业经理人加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0-1阶段和1-10阶段之间的交叉点即A轮,也就是创业企业找到了赚钱的办法,这个时候创业企业的股权价值相对清晰(一般估值在1亿以上),外部风险投资机构也更愿意进入。而创业企业有了清晰的股权价值,并实现了股权融资,那么为了吸引职业经理人加盟,便可以有效地使用股权激励等方式来激励职业经理人。
创业之路多坎坷,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欢迎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创业领域的知识图谱和方法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